商品库存:2本
VIP :RM 32.06 (7折)
会员:RM 36.64 (8折)
非会员:RM 32.06 (9折)
定價:RM 45.80
內容簡介:
現代孩子最需要的自然療法!
震撼全美教育界的必讀書目!
◆2008年「奧杜邦大獎」
◆2006年《全美教育委員會期刊》指定讀物 ◆2005年《發現雜誌》年度最佳科普書 ◆2005年《心靈與健康》雜誌年度心靈類書Best 50
你的孩子是否寧可待在家上網,也不肯到戶外走走?
即使去了戶外,還是戴著耳機聽隨身聽? 如果你也關心我們的孩子,請翻開這本書, 讓他們自己在大自然中去看、去聽、去聞、去感受、去嘗試, 教會他們與大自然重修舊好!
你的孩子缺乏創造力、想像力?不懂得與人分享嗎?
你的孩子過胖、注意力不集中或有憂鬱、躁鬱傾向嗎? 他們可能只是患了「大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 本書告訴您,如何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善用純正天然的綠色治癒力! 讓孩子和蒲公英對話,激發他的想像力和天賦; 讓孩子同溪流和小魚玩耍,學會傾聽和專注; 讓孩子在白雲微風下奔跑,擺脫不健康的肥胖因子; 讓雨水陽光洗淨並晒乾他陰鬱幽暗的心……
作者理查.洛夫長期關注兒童與自然議題,在本書中他點出了兒童與自然之間令人震驚的隔斷。作者以他親身採訪過的眾多案例,結合包括環境心理學、自然史 學、人類生態學、神經生物學、教育心理學等各領域學者的論點與多年研究證據,點出自然棲息地的消失,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隔絕,如何使得現今在電子產品環繞
中成長的下一代,大量出現過胖、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抑鬱症狀等令人擔憂的兒童發展趨勢。
這是第一本總結了眾多領域對於「人與自然」之 間關係研究成果的書籍,作者不僅僅敲響了一記警鐘,更分別從家長、老師、教育學者、政府單位、都市計畫等各個面向,提出為治癒這一斷裂的現況的實用改善之
道,包括父母如何帶領孩子親近自然,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足症狀;教育者如何將孩子從教室解放,藉由豐富的自然環境激發他們的創造力;都市規畫者又如何打造 出綠色城市,讓孩子從小沉浸在大自然裡。
作者以優美動人的筆觸,鏗鏘有力的語調,引領讀者重溫自然美夢,並深刻思考我們下一代與大自然的未來。
本書在美國甫上市就獲得廣大迴響,掀起一波波熱烈的討論:
各種環境教育、兒童山林教育機構組織紛紛成立 政府公部門舉行相關會議,並立法推動各項培育計畫 土地開發業者推出與自然生態結合的建築,打造生態社區 風潮延燒至海外,譬如荷蘭政府就贊助了本書的翻譯出版 最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美國家庭正親身參與自然活動
本書特色:
作者以優美的文筆,整合手上嚴謹的研究證據和歷年採訪資料,點出兒童與自然隔絕後所產生的種種問題,並提出具體的辦法,為人類更美好的明天指引出路。
作者簡介:
理查.洛夫(Richard Louv)
知名兒童權益宣導人,是資深記者,也是暢銷作家,長期關注並投身於自然、家庭和社區領域的事務。現任兒童與自然網絡主席,該組織旨在發起國際性的兒童與 自然連結的運動。他同時是美國國家兒童與自然論壇的榮譽共同主席,該論壇由保育基金會贊助,長期為全美各地鼓勵兒童走出戶外的計畫提供資金。他目前也是克
萊姆森大學的訪問學人。
理查.洛夫長期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章雜誌發表文章,1984至2007年間,為《聖地牙哥聯合
論壇報》專欄作家,也是《家長》雜誌的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美國國家兒童發展科學評議會顧問,以及福特基金會「改變世界的領導力」獎項顧問。他亦活躍於媒 體,經常在全美及世界各地發表演說,是《CBS晨間秀》、《早安美國》、《今日》、《CBS夜間新聞》、《NBC晚間新聞》、《國事論衡》等電視廣播節目 的常客。
長期致力於公領域的他獲獎無數,2008年,更獲得了美國奧杜邦獎的肯定,奧杜邦協會是全球最大且最具行動力及公信力的環保團體。已是兩個男孩的父親的他,正努力催生第八本書的出版,不過他說,比起來,他仍熱愛釣魚勝過寫作。作者電子郵件:rlouv@cts.com;作者網站:www.thefuturesedge.com。
|
名人推薦:
推薦者
林耀國(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周儒(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陳木城(退休校長、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明瑞(台中教育大學環教所教授)、簡邑容(百大特色小學公館國小校長)、游乾桂(親子教育作家)
家長的必讀書目
--《波士頓環球報》
--《波士頓環球報》
一吋厚的書裡承載著警示,警告我們不能培養全自動化的孩子們。
--《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
洛夫的新書引人深思……正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討論,並提出重要問題。
--Parade雜誌
--Parade雜誌
誠實、研究充分、文筆出色的一本書……第一個提出我們無法否認的問題
--《亞特蘭大憲政報》
--《亞特蘭大憲政報》
作者透過這本兼具學術與實用性的書,為更健康、更綠色的明天指明了出路。
--《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郵報》
自然界需要它的孩子:除了他們,誰是自然未來的守護者呢?洛夫的書為我們的行動吹響了號角,並且充滿了警示和改革的思路。
--《出版人週刊》
--《出版人週刊》
動人的……有著雄辯的力量,但一點也不糾纏;以午後散步一樣的隨意感覺娓娓道來。
--《奧斯丁美國政治家》
--《奧斯丁美國政治家》
這本書講述了我們和孩子在邁入21世紀過程中的個人和歷史處境,是我讀過這方面最簡單、最深刻、最有幫助的書。
--《地球之夢》作者湯瑪斯.貝瑞
--《地球之夢》作者湯瑪斯.貝瑞
作者主張的「無藥品自然療法」對很多顯而易見的現代病都有效。
--《奧杜邦》雜誌
--《奧杜邦》雜誌
父母、教育者、治療師和城市官員如果認真地對待作者提出的「自然–兒童團聚」的號召,都可從中獲益。
--《科學美國人》
--《科學美國人》
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作者如此急迫而鄭重地告訴我們,媽媽日復一日地說,「出去玩吧」,她們確實有她們的道理。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一本雄辯的、急迫的、及時的書,向父母、學校和社會傳遞了重要的思想,並提出了補救措施。
--《尋找我們的父親》作者薩慕爾.奧雪松
--《尋找我們的父親》作者薩慕爾.奧雪松
作者為父母、老師、決策者和城市建設者……提出了很多建議。對這一主題感興趣的人們一定要閱讀這本書。
--《羅利(北卡)新聞與觀察》
--《羅利(北卡)新聞與觀察》
我們的社會已經「去自然化」了,很少有人意識到電視和網際網路已經大大取代了自然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這本書為孩子們的恢復健康提供了重要方法。每個家長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同樣重要的是,每名老師都應該加以重視,並將每個孩子帶到自然去。
--E.O.威爾遜博物學家獎得主保羅.代頓
--E.O.威爾遜博物學家獎得主保羅.代頓
我們的孩子正處於一場巨大的實驗之中----他們是第一代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與自然界進行有意義接觸的孩子。理查.洛夫向我們闡釋了這將對孩子們產生怎樣的影響,並就如何修復人類與地球上其他生物之間源遠流長的關係提出了明智的建議。
--比爾.麥克基邦
--比爾.麥克基邦
通過有力的例子和中肯的研究,作者透過靈心與知性,為父母、教育者、科學家的讀者評價人類與自然分離所產生的社會和生態影響,並且指出將孩子們與自然界再次聯繫的新道路,從而培養更加健康、適應能力更強的孩子,以期他們可以守護我們的星球。
--「國家野生動植物聯合會」首席自然學家克雷格.塔夫茨
--「國家野生動植物聯合會」首席自然學家克雷格.塔夫茨
對家長、教育者和任何關心孩子和社會未來的人說,這本書都是一記警鐘……本書註定會把孩子從沙發上叫起來,從螢幕前拉走,並且重新點燃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敬畏感……應該要求所有現在,或者打算將來跟孩子們一起生活或工作的人閱讀《失去山林的孩子》。
--明尼蘇達大學「兒童、青年和家庭聯合會」創始委員暨「總統兒童倡議」共同主席瑪莎.法瑞爾.埃里克森
--明尼蘇達大學「兒童、青年和家庭聯合會」創始委員暨「總統兒童倡議」共同主席瑪莎.法瑞爾.埃里克森
目錄:
致謝
前言
致謝
前言
第一部分:兒童與自然的新關係
1. 自然的賀禮
2. 第三邊疆
3. 被非法化的自然遊戲
1. 自然的賀禮
2. 第三邊疆
3. 被非法化的自然遊戲
第二部分:為什麼年輕人需要自然
4. 爬上健康之樹
5. 感官的生命:大自然與無所不知的思維相對抗
6. 第八智慧
7. 孩提時代的天賦:自然如何培養創造力
8. 大自然缺失症和恢復性環境
4. 爬上健康之樹
5. 感官的生命:大自然與無所不知的思維相對抗
6. 第八智慧
7. 孩提時代的天賦:自然如何培養創造力
8. 大自然缺失症和恢復性環境
第三部分:最好的動機:為什麼強尼和珍妮不再出去玩了
9. 時間壓力和恐懼
10. 綜合恐懼症
11. 貧乏的自然史知識:教育成為孩子親近自然的阻礙
12. 未來自然的守護者從哪來?
9. 時間壓力和恐懼
10. 綜合恐懼症
11. 貧乏的自然史知識:教育成為孩子親近自然的阻礙
12. 未來自然的守護者從哪來?
第四部分:自然與兒童的重逢
13. 把自然帶回家
14. 面對恐懼的智慧
15. 海龜的故事:把自然當作品德老師
13. 把自然帶回家
14. 面對恐懼的智慧
15. 海龜的故事:把自然當作品德老師
第五部分:叢林黑板
16. 自然學校的改革
17. 露營的復興
16. 自然學校的改革
17. 露營的復興
第六部分:仙境:開闢第四邊疆
18. 柴契爾法官的教育:自然遊戲的合法化
19. 野生化的城市
20. 野性的在那?:新回歸土地運動
18. 柴契爾法官的教育:自然遊戲的合法化
19. 野生化的城市
20. 野性的在那?:新回歸土地運動
第七部分:感受驚奇
21. 兒童的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
22. 大火和重生:發起一場運動
23. 一切都在繼續
21. 兒童的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
22. 大火和重生:發起一場運動
23. 一切都在繼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